


佛光山滿地可華嚴寺歡迎您
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:「今日現代化的佛教,寺院道場就是學校,就是加油站,就是百貨公司,它淨化我們的心靈,豐富我們的生活,擴大我們的願心,昇華我們的生命。」
瀏覽更多我們的故事

最新動態
文化、教育、慈善、共修
佛光山四大宗旨
以文化弘揚佛法,以教育培養人才,
以慈善福利社會,以共修淨化人心。
追踪道場最新動態

佛光山滿地可華嚴寺圖書館
目前圖書館館藏近二千冊,包括中、英文及其他語言的佛學、社會學書籍、雜誌、以及 視聽媒體。。
圖書館
滿地可佛光新聞

滿地可普門三好文化夏令營圓滿閉幕
為期五天的「2025普門三好文化夏令營」於8月15日圓滿落幕,共有42位5至13歲學員參與。在法師、22位佛光小隊輔及普門中文學校老師的悉心帶領下,孩子們展開了一段充實而有意義的文化之旅。營隊期間,他們親身體驗過堂用餐、靜坐、抄經與晚課等寺院生活,在莊嚴氛圍中培養專注與感恩,播下善美的種子。 本屆夏令營特別邀請台灣體育大學宇婷與佩芹兩位老師,親授傳統扯鈴技藝與民族舞蹈,為課程注入專業活力與文化深度。妙牧法師勉勵小隊輔要彼此支持,為學員營造全方位的學習與歡樂環境。值星官Kevin與Joy帶領宣讀生活規約後,孩子們以彩畫裝飾隊旗,完成團隊建設,展現集體創作的凝聚力。 結營典禮上,播放五天精彩回顧影片,孩子們展演扯鈴、扇子、蓮花舞與繡球舞等學習成果,老師與佛青更帶來驚喜連連的才藝表演,現場氣氛熱烈,最後頒發最佳表現個人獎、團隊獎等,以鼓勵孩子們在生活中繼續實踐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的三好理念。

華嚴寺佛像藝術講座 走進佛像壁畫的藝術世界
國際佛光會滿地可協會7月20日下午2時,於佛光山華嚴寺舉辦藝術講座「佛像壁畫藝術鑑賞–佛像的緣起、演變與心靈意義」。邀請畫家張莉擔任主講人,20多位佛光會員及20多位藝術愛好者與民眾參與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與信仰之旅。 張莉具深厚的學術素養與創作經驗,從佛教早期「無相崇拜」談起,追溯至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,闡述佛陀「以法為師」的精神。他解析印度佛像藝術如何融合希臘文化,並隨佛教經絲綢之路東傳,在龜茲、雲岡、敦煌等地形成獨特風格,成就「世界藝術寶庫」的美譽,彰顯佛教藝術見證信仰的力量。 張莉展示大量精美、有價值的壁畫圖片,並加以解說。有描繪佛教故事、佛像、菩薩像以及佛教人物的活動,也有一些世俗生活場景和供養畫像,内容豐富,題材多樣,讓聽講眾宛如置身千年畫卷之中,感受佛畫藝術的莊嚴、慈悲、靈動與華美的魅力。
全球佛光山道場
了解更多